时间:2025-04-19 14:52:33
开篇:历史命题的当代回响
1949年3月,党中央从西柏坡启程“进京赶考”,毛泽东同志提出“两个务必”的历史箴言,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奠定精神基石。75年后,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、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的复杂形势,西柏坡培训学院紧扣二十大报告“三个务必”新要求,将历史经验与时代课题深度融合,打造“赶考精神”党性教育课程体系,助力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“考场”上交出合格答卷。
一、历史与现实的对标:西柏坡精神的当代映射
西柏坡培训学院以历史场景为课堂,构建三大对标体系:
1.“两个务必”与“三个务必”的贯通
现场教学《从西柏坡到二十大》:剖析“务必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与“进京赶考”初心的历史呼应,解析“务必敢于斗争、善于斗争”与解放战争战略智慧的传承逻辑。
案例研讨:结合当前中美战略博弈、科技“卡脖子”等现实挑战,探讨斗争精神的时代内涵。
2.群众路线的当代实践
沉浸体验“支前劳动”:在滹沱河畔重演推独轮车、送军粮场景,对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的干群关系重构。
专题研讨《从土地改革到共同富裕》:以西柏坡时期“耕者有其田”政策为镜,反思当前推进共同富裕的政策逻辑与实践路径。
3.纪律建设的古今对话
廉政课堂:对照西柏坡“六条规定”与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,剖析“四风”隐形变异新表现。
数据警示:结合202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案件数据,开展“拒腐防变能力压力测试”。
二、时政热点的深度回应:破解新时代“赶考”难题
西柏坡培训学院课程直击五大现实课题:
1.新发展格局下的战略定力
沙盘推演:模拟“芯片断供危机”,借鉴三大战役统筹思维,训练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破局策略。
2.基层治理现代化困局
情景再现:以“耿飚之问”历史典故为引,开展“基层形式主义整治”角色辩论,强化“刀刃向内”改革勇气。
3.数字化时代的执政能力升级
案例教学:解剖“健康码系统崩溃”等突发事件,锤炼“既要靠小米步枪,也要善用大数据”的复合能力。
4.青年干部“躺平”现象纠治
对照教学:通过董必武60岁学俄语、周恩来45岁制定《我的修养要则》等历史案例,开展“新时代干部精气神”大讨论。
5.国际传播能力建设
实战训练:借鉴周恩来外事谈判智慧,模拟“一带一路”项目舆情危机应对,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。
三、教学创新的三大支点:让历史照亮现实
1.“政治三力”靶向训练
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开展“政治判断力压力测试”:面对模拟台海危机、地方债务风险等场景,现场撰写决策建议书。
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解析“国之大者”的实践要求。
2.“四不两直”调研法实践
组织学员深入平山县乡村振兴示范村,践行西柏坡时期“从群众中来”工作法,形成《民生痛点解决方案》。
3.“新赶考”能力评估体系
引入“党性体检VR系统”,通过虚拟场景测试干部在利益诱惑、舆情压力等情境下的政治定力。
建立“培训效果追踪数据库”,对学员返岗后推动改革攻坚实效进行量化评估。
结语:以历史主动精神赢取时代大考
站在二十大开局之年的历史节点,西柏坡培训学院通过这门精品课程,让党员干部深刻体悟:新时代的“赶考”,既要传承“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”的政治智慧,更需掌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方法论。在这里,历史不是尘封的档案,而是破解现实难题的钥匙;精神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攻坚克难的行动指南。
课程价值三重赋能:
历史维度:从“新中国从这里走来”到“新征程从这里启航”
理论维度:从“两个务必”到“三个务必”的守正创新
实践维度:从“西柏坡决策”到“中国式现代化”的方法迁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