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二维码课程咨询:13663110508

西柏坡干部培训:锻造新时代检察铁军的红色熔炉

时间:2025-05-12 17:40:08      

作者:西柏坡干部培训中心杨老师

11.jpg

太行山下,滹沱河畔,某检察院党员干部走进西柏坡干部培训中心,以《弘扬西柏坡精神,走好新时代赶考路》理论课程为引领,在西柏坡、正定、雄安三地构建起“历史镜鉴—当代实践—未来探索”的党性教育闭环,实现红色基因与检察使命的深度融合。

一、理论筑基:西柏坡精神的检察解码

西柏坡干部培训中心创新开设专题课程《弘扬西柏坡精神,走好新时代赶考路》,针对检察队伍特性设置特色教学内容:

· 历史逻辑‌:通过对比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“两个务必”与新时代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要求,阐释“自我革命”的历史传承;

· 实践路径‌:结合检察系统典型案例,剖析“敢于斗争、善于胜利”的西柏坡精神在公益诉讼、法律监督中的现实运用;

· 制度创新‌:以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》为纲,解读“进京赶考”精神对检察权运行的启示。

培训中,检察官们通过“检察人的赶考三问”结构化研讨,围绕“如何将‘两个务必’转化为法律监督能力”“如何在办案中践行人民至上”等议题碰撞思想,形成《新时代检察队伍建设行动纲领》阶段性成果。

二、三地教学:红色基因的立体传承

西柏坡教学模块‌筑牢政治忠诚:

· 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举行“检察官宣誓仪式”,面对毛泽东手书“六条规定”重温入党誓词;

· 参观中央法律委员会旧址,追根溯源人民检察制度的初创历程;

· 开展“三大战役电报指挥与检察决策力”案例研讨,提升重大案件办理的战略思维。

正定教学模块‌淬炼为民情怀:

· 在习近平同志工作过的县委大院,研读《正定县政法工作纪要(1983-1985)》档案,学习“校门接访”“街头问政”的群众工作法;

· 走进塔元庄村“法治文化广场”,调研“检察联络点+乡贤调解”基层治理模式;

· 组织“正定夜话”座谈,与当地检察官交流“枫桥经验”在民事检察中的应用实践。

雄安教学模块‌启迪创新思维:

· 考察雄安新区检察服务中心,学习“区块链+公益诉讼证据固定”前沿技术;

· 调研容东片区“15分钟检察服务圈”建设,体验智慧检务系统的便民创新;

· 在启动区规划展示馆开展“未来检察”沙盘推演,探索数字时代法律监督新模式。

三、实践转化:检察使命的赋能升级

西柏坡干部培训独创“三色赋能”机制:

· 红色铸魂‌:编制《检察人员政治纪律负面清单》,将西柏坡精神细化为50项履职标准;

· 蓝色强基‌:开发“重大疑难案件听证模拟系统”,提升检察官出庭应对能力;

· 绿色创新‌:制定《生态检察服务雄安建设行动方案》,建立白洋淀流域跨区划办案协作机制。

培训期间,参训团队形成多项实践成果:公诉部门创新“职务犯罪证据链审查模板”,未检团队设计“红色法治教育研学路线”,公益诉讼部门建立“古村落文物保护数字监督平台”,推动学习教育向检察实践深度转化。

四、长效赋能:赶考路上的检察担当

西柏坡干部培训中心构建常态化教育机制:

· 设立“西柏坡—雄安检察创新研究基地”,每年发布《新时代检察赶考白皮书》;

· 开发“云端纪律讲堂”,上传《人民检察史中的西柏坡元素》等12门微课程;

· 实施“先锋领航计划”,要求参训检察官每年办理1件精品案件、培养2名业务骨干。

正如参训检察官在心得中写道:“从西柏坡土坯房里的‘六条规定’到雄安新区的智慧检务,变的是技术手段,不变的是‘司法为民’的初心。我们要把‘赶考’精神刻进每份法律文书,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。”

西柏坡干部培训通过三地联动的教育体系,将红色基因注入检察血脉。某检察院党员干部在这座红色熔炉的淬炼中,正以更坚定的政治自觉、更精湛的专业能力,书写新时代法律监督的优异答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