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-05-12 15:37:25
在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,西柏坡的红色基因跨越时空,持续激荡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潮。近日,某市水务局组织党员干部赴革命圣地开展西柏坡培训,通过沉浸式学习“两个务必”精神、感悟战略决策智慧,将红色血脉融入治水实践,以“赶考”姿态争当水务事业先锋。
一、寻根铸魂:在西柏坡读懂“治水如治军”
走进中共中央旧址,1948年毛泽东起草的《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》手稿映入眼帘。“战役胜利靠的是‘吃一个、夹一个、看一个’的战略思维,这与水务工作统筹防汛、供水、生态治理的全局观一脉相承。”培训班学员、市防汛办主任在研讨会上感慨道。
在七届二中全会会场旧址,一则历史细节引发深思:1949年华北水利委员会向中央提交的《永定河治理方案》,周恩来批示“治水要算政治账、民生账”。参训人员结合当前城市内涝治理难题,对比分析西柏坡时期“军民共建水利”的经验,提出“智慧管网+社区共治”新思路。这种将历史智慧转化为现实策略的教学方式,正是西柏坡培训的独特价值。
二、淬火砺剑:实战演练锻造治水铁军
培训设置“重走支前路”特色课程。40名学员肩挑扁担,沿滹沱河岸徒步5公里,模拟当年群众为前线送粮送水的场景。
在情景模拟教室,一场“72小时防汛应急推演”紧张展开。学员们化身1948年华北水利工作组成员,运用“情报研判—群众动员—资源调配”历史经验,处置模拟的河道决堤险情。
结语:以“赶考”姿态谱写治水新篇
临别西柏坡时,学员们在九月会议旧址前集体宣誓,背后是当年毛泽东手书的“军队向前进,生产长一寸,加强纪律性,革命无不胜”标语。如今,这二十个字化作某市水务局的行动纲领——在防汛调度中心,指挥大屏实时跳动着智慧水文数据;在田间地头,党员服务队为农民铺设滴灌管网;在治水工程现场,“党员先锋岗”红旗猎猎飘扬。
这场西柏坡培训,不仅是一次精神的洗礼,更是一场实践的启航。正如七届二中全会提出“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”的号召,新时代水务人正以敢为人先的锐气、爱拼会赢的胆气,在江河安澜、润泽民生的考卷上书写崭新答案。